掌上讀長盛
日約理財知識
周約有獎活動

3000點保衛戰,今天終究是沒守住,滬指再創年內新低。最近很長一段時間,大家都在反復討論一個話題:市場的各種“底”。在市場長期調整的過程中,經常能聽到、看到諸多“已至市場底部”、“政策底或已出現”、“可能已經出現情緒底”的聲音和消息。
“底”還有這么多說法嗎?從政策底到市場底,還要“磨”多久?
坊間“三底”
一般來講,常見的“底”分三種:政策底、情緒底、市場底。
01政策底
在市場或者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時,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“組合拳”,包括貨幣政策、財政政策和資本市場相關政策等,通過傳達利好消息來呵護市場,推動形成一個市場底部。
最近幾個月提振市場的政策頻出,加之匯金時隔八年后再次出手增持四大行股份,國家對于經濟的托底意圖逐步顯現,政策底有望形成。
02情緒底
情緒底主要指投資者對市場的走勢比較悲觀,市場也反過來受投資者情緒影響,行情比較慘淡的情況。
情緒底相對來說,難以用具體的量化指標來進行衡量,不過我們可以參考一些數據,比如融資融券、股市新增開戶數、新發基金認購情況等等。如果這些數據遇冷,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市場投資的積極性不高。
03市場底
市場底是指在市場經過一輪下跌后,在一定時間段內形成的一個最低點。市場底的形成應該得到全市場或者大多數人的認可。當這個底部出現時,多數人都會轉變心態,開始愿意重新參與到市場中,它也可以說是某時段內“真正的底部”。
政策底到市場底,要走多久?
從A股歷次筑底行情統計來看,市場一般呈現“政策底—市場底—盈利底”的時間規律。政策底通常領先于市場底1.5-3個月:
2008-2009年“政策底—市場底—盈利底”分別出現在2008年9月、10月和2009年3月;
2015-2016年“政策底—市場底—盈利底”分別出現在2015年7月、8月和2016年6月;
市場底不一定領先于盈利底:2012年盈利底早于市場底3個月,2018年盈利底與市場底同步。
每次政策底出現后,市場往往會出現反彈,因此市場底的形成并非是一蹴而就的,往往會經歷一段“磨底”的過程,短則1個月,長則可能達到6個月。普通投資者無法預測“底部區間”會持續多久,但只要保證時刻在場,或許可以找到一些淡定面對的底氣。
“底”出現了,為什么還不漲?
很多投資者都希望能夠抄底,但抄底是一件很“投資后視鏡”的事情,無論是專業投資者還是普通投資者,鮮少有人能夠精準踩中那個市場最低點。
經濟的發展和復蘇本身是一個曲折前進的過程,因此“底”也不會是某個精確的點,而是一個過程區間。我們要對過程有耐心,對長期結果保持樂觀,或許才能把握住磨底的“良機”。
一方面,可以利用這段時間,考驗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。潮水退去,才能看清誰在裸泳,難熬的時間也是對基金經理能力的檢驗;另一方面,行情不好時,也不失為左側布局的好時機。建議大家可以開啟定投,逢低布局,小跌小買,分批建倉,以降低自己的投資成本,為后續可能出現的機會好好養“基”蓄銳。
風險提示:基金有風險,投資須謹慎?;鸩煌阢y行儲蓄等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,且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收益情況不同,投資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,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。本公司承諾以誠實信用、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,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,也不保證最低收益?;鸬倪^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?;鸲ㄆ诙~投資并不等于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,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,也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。本公司提醒投資人應認真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、招募說明書、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,在了解產品情況、聽取銷售機構適當性匹配意見的基礎上,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、投資期限和投資目標,理性判斷市場,謹慎做出投資決策。在做出投資決策后,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,由投資人自行負擔。